戏骨集结!段奕宏、邢佳栋、田沁鑫携《四世同堂》亮相广州
9月19日至20日,作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重磅演出,中国国家话剧院经典话剧《四世同堂》在广州大剧院连演两场。
该剧主演、著名演员段奕宏和邢佳栋,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该剧导演田沁鑫也与该剧一起作客大湾区。
这部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平民史诗”,在岭南舞台再现老舍笔下抗战时期北平小羊圈胡同的悲欢离合,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在广州观众中引发强烈共鸣。
“平民史诗”承载民族记忆
岭南舞台再现北平风云
《四世同堂》改编自老舍先生同名长篇小说,全书85万字,浓缩为三个小时的话剧演出。该剧通过北平小羊圈胡同祁家、钱家、冠家等多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抗战时期北平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抉择。
这部作品被誉为“平民史诗”,不仅因为它描绘了普通人在大时代下的命运沉浮,更因为它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和文化基因。
田沁鑫在分享创作过程时谈到,将老舍先生的长篇巨作浓缩为舞台演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最终话剧采用三幕式结构:第一部“惶惑”,表现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人民的迷茫与挣扎;第二部“偷生”,展现北平沦陷后市民的生存困境;第三部“饥荒”,描绘战争后期北平人民的苦难与觉醒。
“这部作品里充满了我们的民族记忆和情感。”田沁鑫表示,“剧中不仅讲述了历史,更折射出中国人民在危难时刻表现出来的坚韧精神和家国情怀。”
该剧自2010年首演以来,已巡演70余座城市,演出近400场,吸引30余万观众,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1800座大剧场新挑战
段奕宏:“表演分寸需要重新拿捏”
对于主演们来说,为了适应广州大剧院1800座大剧场规模带来的新挑战,表演分寸、表达方式都需要重新调整。
段奕宏在剧中饰演“说书人”这一特殊角色,他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事件的旁观者,时而融入剧情,时而抽离其外。“我刚一进大剧院,一问,1800多座,没有演过这么大的剧场,没有在这么大的剧场空间里演过。那真得重新来过的感觉。”
如何适应这么大的表演空间?段奕宏有着自己的理解:“说书人,你可以抽离,你也可以去想,你可以写意,你也可以写实。我觉得每一场、每一个空间、每一个城市、每一场观众的氛围都有我可以重新调整的弹性。”他表示,也正是这种弹性,让他在表演中一次次地爱上“说书人”,也让他在创作上可以孜孜不倦地去深耕这个角色。
邢佳栋饰演的“车夫小崔”是一个明朗、开朗、正直善良的年轻形象,代表了抗战时期普通中国人的精气神。从2010年首次饰演这一角色到现在,邢佳栋思考得越来越多的,是如何在舞台上保持人物的“魂儿”,始终将这股子精气神传达到位。
《四世同堂》已经演出了十多年,演员们也与角色和观众一起成长。邢佳栋感慨道:“15年时光的变迁,人们的容颜是会变老的,气质也是可以变的,时代也已经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些核心的东西是不可能变的,一直在我们心里,那就是戏剧的力量。”
这种戏剧力量不仅影响着演员,也影响着观众。很多观众表示,他们不止一次观看这部剧,每次都有新的感受。一位观众告诉记者:“我已经看了十几次了,每次看都能发现新的细节,感受到新的震撼。”
演出反响热烈
观众:从乱世选择窥见人性光辉
演出反响热烈,观众李女士感慨道:“该剧把人生百态刻画得特别的活灵活现。有的人完全是玩世不恭的,或者是很投机的,但是有的人是非常的悲愤,并坚守自己的底线,为此付出非常深重的代价却也毫不后悔。”
“我觉得每一个选择其实都有他的艰难,有他的无奈,但是有一种选择是看上去风光,但是实际上可能他已经背离了太多,我感到非常可悲。”李女士补充道。
观众李先生也认为这部剧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家国危亡时刻的精神坚守:“在家国危亡的时刻还是会有很多人坚守自己的心,坚守自己的爱国精神。”
“处在当时的阶段,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抗战能赢,除非是穿越过去的。当时的人们可能认为需要10年、15年甚至要打半个世纪才能结束战争,谁都说不准。”观众郭先生从历史选择的角度分享了他的感受,“这么长的时间,是以保全自己苟延残喘为主,还是说奋起拼搏,宁可同归于尽,都是不同的选择,而英雄与普通人的差距可能也就在这里。”
戏剧艺术凝心聚力
田沁鑫透露湾区新作计划
此次《四世同堂》来穗演出,入选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重磅剧目。田沁鑫导演认为,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意义非凡,“不单纯是访问的目的地在广州,与港澳地区联动办节,我觉得是为整个湾区11城的文化繁荣打下了基础,也是在凝心聚力。”田沁鑫说。
她观察到广州文化氛围的变化:“因为我们国家话剧院一直有戏,包括我导演的戏来到广东,现在就感觉到广东更加的有文艺空气,有更多的人喜欢艺术与戏剧,所以感受不一样。”
她希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能够使整个广东地区有更繁荣的城市空间和艺术环境,让市民们能够获得艺术的滋养,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田沁鑫还透露了她的新作筹备计划——一个关于翡翠的故事,涉及广东丝绸之路的历史。“缅甸的翡翠怎么开采的,又是怎么进入广东四会并在全国叫响的?这些精彩的故事将体现广东人民的勤劳和生意经。”
采写:南方+记者 王涵琦
摄像:南方+记者 仇敏业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巨富配资
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