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指南针股票,央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比去年同期低4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比上年同期低60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闫先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103.32万亿元,同比增14%。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加7.1%
在7月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邹澜介绍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央行官网也公布了最新金融数据。
据央行数据,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65.22万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同比增7.1%。
邹澜表示指南针股票,从上半年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比较明显;如果把地方专项债置换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还原,按可比口径贷款同比增速还会更高一些。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比去年同期低4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比上年同期低60个基点。”邹澜介绍。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宣布了十项具体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一揽子政策已经在一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对提振市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邹澜指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简单说流动性要保持充裕,社会融资条件要比较宽松,综合融资成本要比较低,政策实施要根据形势变化,相机抉择,节奏和力度要适时适度。
邹澜表示,从国际对比看,近年人民银行持续多次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政策效果也在不断累积。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已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降115和130个基点。
邹澜透露,下阶段,人民银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措施执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总量方面,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总量环境。
邹澜指出,结构方面,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聚焦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民营小微等方面,强化政策协同联动,用好用足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传导方面,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更好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维护银行业市场竞争秩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把握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保持自身健康性的平衡。
5月末“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同比增14%
上半年,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闫先东表示,上半年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具体看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对于备受关注的金融“五篇大文章”,闫先东介绍,5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103.32万亿元,同比增14%;其中,科技贷款余额43.3万亿元,同比增12%。
“从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是需要时间的,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邹澜强调。其表示,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密切关注评估前期已实施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更好地推动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指南针股票
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