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三羊财务
这是一场关于效率、生态与梦想的深度对话。
在粤港澳大湾区奔腾的经济脉搏中,中山,这座素以“敢为人先”著称的城市,正孕育着一个关乎生命与未来的“健康心脏”——国家健康基地。这里,激荡着产业变革的澎湃动能,“小体量”构筑着令人瞩目的“大生态”奇迹,可谓湾区生物医药领域的“寸金寸土”之地。
在深中通道迎来通车周年、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关键期,南方+推出“走读国家健康基地”系列策划,探寻这条以“健康”为名的产业崛起之路,为全省乃至全国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份独特的“湾区样本”,敬请关注。
当水面露出冰峰一角,意味着水下已是冰山万仞;当创新成果在一个区域“扎堆”出现,意味着这一区域产业的聚集度已达新高度。
以3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大概可以得到28平方公里的面积;驱车绕这个圈走一圈,大概15分钟就可以走完。
就是在这样一个“圆圈”里,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下称“中山国家健康基地”)从无到有,培育出一个覆盖研发、中试、检验检测、成果转化、资本金融、孵化加速、规范生产、高效流通全过程的产业创新体系;就是在这样一个“圆圈”里,诞生了8个上市的一类新药,拥有超过94条医药在研管线和190条器械管线领跑赛道,22个药品品种进入国家集采,多款产品实现“国际首创”“国内首次”。
“左右手”就是上下游,10分钟找齐全要素——支撑这个“10分钟产业响应圈”的,是超540家健康医药企业、46家省级以上平台带来的闭环链条和生态矩阵。
在深中通道开通后,全省健康医药产业集聚区串珠成链,无缝链接广州国际生物岛、深圳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珠海金湾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中山国家健康基地,以其30多年极具说服力的创业故事,有望成为湾区健康医药产业“耐心资本”的最佳落脚地。
湾区药谷一角。
最好的伙伴,就在“身边”
2022年11月,中山恒动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下称“恒动生物”)在其激动型抗体项目临床一期样本生产交付的同一天,与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康晟生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激动型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
作为重点新药研发项目,恒动生物在2022年10月底刚由中山国家健康基地引进,随即就像“串门”一样,与基地内的“明星企业”——提供细胞株、培养基及CDMO(医药领域合同研发生产)服务的康晟生物达成了合作。
处于上下游的两家企业,在家门口邂逅了自己的合作伙伴。一个个“上下游”成为“左邻右舍”的故事,使中山国家健康基地逐渐成为创业者向往的“爱情公寓”。
两者的强强联合是健康基地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全周期产业生态取得成效的重要体现。
在健康医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三羊财务,上下游关系往往比传统制造业更加密切、差别更小,这也使得产业集聚具备更好的基础和更高效的流动空间。健康基地园区内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完备、创新生态活跃的产业集聚区,为初创型企业的落地提供了“沃土”。
恒动生物落户不久就能迅速扩大上下游“朋友圈”,正是得益于本土产业生态链优势。恒动生物所布局的赛道——激动型抗体是精准激活机体免疫关键信号的核心手段,药物研发成功后预计将有超百亿美元的市场。2024年,恒动生物首款抗OX40激动型单抗临床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恒动生物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同样在这里收获新伙伴的还有今年4月开业的泛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泛恩生物”)。刚落户健康基地,泛恩生物就与康晟生物正式签署协议,在生物免疫细胞疗法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从医药外包服务到药械流通与批发,经过30多年的成长与积累,一条条互相带动的链条在中山国家健康基地生成:南模生物为康方生物提供动物模型资源库、百灵生物为安士制药等提供熊去氧胆酸原料、星昊药业为中昊药业等提供CDMO服务、九州通和中智药房提供物流和销售等服务……
泛恩生物与北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康泽细胞签署合作协议。
“基于健康基地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链,我们认识了很多细胞治疗领域上下游的企业,包括CDMO公司、检测公司等,并且已经与部分企业开展了关于细胞冻存等技术服务的深入交流及实质性合作,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泛恩生物创始人周鹏辉说。
一个个“朋友圈”像一个个紧密咬合的齿轮,小圈撬动大圈,形成了超500家健康医药企业的完整生态,从中山国家健康基地扩散至湾区产业链。
最好的产业生态,就在“眼前”
比伙伴更重要的,是“链主”。“链主”的集聚,是产业链得以生长、交互形成生态雨林的原因之一。2018年,正是在康方生物的推荐下,康晟生物作为其合作伙伴之一,入驻中山国家健康基地。2023年,康晟生物推荐迈托姆生物药CRO(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平台)入驻健康基地集团自建的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
生物药有康方生物,化学药有金城金素,中药有中智药业……在这里成长起来的“链主”企业,带动了一系列重点企业的落地或加速成长,如“报菜名”般铺开一张全产业图景:百灵生物、康晟生物、冠昊生物、君厚生物、艾一生科、辉凌制药、中昊药业、安士制药、星昊药业、达影医疗、盛达同泽、乐心医疗……
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大放异彩,又与园区企业交相辉映,使中山国家健康基地成为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完备、创新生态活跃的产业集聚区。
如今,如果一家新药研发企业落户中山国家健康基地,“足不出园”即可享受涵盖全过程、全产业链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较为成熟的有5个CRO合同研究服务平台、6个CDMO合同生产服务平台、5个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持证平台、3个动物实验平台和6个检验检测平台,包括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国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省药检所中山实验室、省医疗器械检测所中山实验室、省制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中山转化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检测平台和产业转化平台。
从涵盖大宗原料品、培养基、化学/生物试剂等的产业链上游,到包括药品制造、药械制造在内的产业链中游,再到下游的零售和终端——全套的产业链生态构建,离不开中山国家健康基地的全要素赋能。
“通过传统手段拼资源、比土地、拼配套,这对招引创新药企来说并不足够。而发挥国资力量,以投促招、招投联动,应当成为健康基地招商引资大突破的当然之举。”健康基地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资本方面,中山以金融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有50亿元规模生物医药基金,2024年已启动总规模10亿元的生物医药天使基金。在构建起多层次融资体系的同时,中山国家健康基地以政府基金为引导,通过健康产业母基金带动社会资本设立和发展一批创业投资子基金,借助资本力量培育企业和招商引资。
近年来,健康基地参与园区企业战略配售、可转股债、SPV基金、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准上市公司和联合投资促成购地项目等多个突破,培育了恒动生物、莱博瑞辰、珈钰生物、范恩科尔、中奥生物等一批高端生物医药企业,并引进泽辉生物、麦济生物、欣协生物和洲瓴医疗落户中试和产业化生产基地。
扶持资金、融资、市场合作……为有针对性地鼓励扶持健康医药产业发展,中山出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黄金十条”,对1类新药研发最高补助6500万元,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最高支持800万元,并设立10亿元天使基金,重点投向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
一基地六园区,造“最全要素”湾区药谷
“湾区药谷”的全要素配置,带来了全方位赋能。这样的产业响应、服务配套能力,是中山国家健康基地经过近30年的积淀,不断累加的结果。
1994年,中山国家健康基地成为全国首个集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和健康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临床试验、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健康产业基地;2012年,生物产业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海归”创业在中山国家健康基地掀起了新一轮热潮。在长达30多年的耐心培育与交叉发展中,从原料品、制药、药械到创新药,一条条丰盛的产业链迎风生长,智慧健康小镇、生物谷、湾区药谷2号等一批产业载体纷纷建成。
健康基地湾区药谷2号。
对于中山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来说,中山国家健康基地就是引领产业舰队快速前进的旗舰。为了利用好这一大平台的行业号召力、品牌影响力,中山将全市健康产业统一到健康基地的平台之上,实现大平台的产业引领力外溢和跨镇街延展,打造“一基地六园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新布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正是春风疾劲时,根据《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2024年,广东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超4400亿元,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接近2000亿元,是报告中提及的全省18个重点产业之一。
广东将加大创新药械全链条支持、推动创新药械在粤产业化、推动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和保护、引进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药械在粤产业化、推动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和保护、强化中药标准引领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近5年来,中山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在形成超越一般产业集聚区的产学研教新架构:中国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7个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等科创平台先后落户,中山港口岸升级为国家药品进口口岸,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药械注册指导服务中山工作站挂牌。
以中山国家健康基地为核心,湾区药谷产业集聚形态逐渐完善,构建出一整套涵盖研发、孵化、制造、流通和医疗服务的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伴随深中通道的开通,健康基地储备数千亩产业土地,同时建设国企高标准产业集聚区,致力于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应用成果转化地与国际合作创新区。
统筹:罗丽娟
撰文:廖瀚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三羊财务
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